日期 : 2013/02/02 (六)


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遵彭廳 (B1)


講題:人類命運的史詩 : 米開朗基羅的《創世記》與《最後的審判》


講師:鄭治桂老師



米開朗基羅一生畫過兩件大型的濕壁畫, 在過世前又畫了兩幅, 總共只畫四件濕壁畫。


米開朗基羅在「不情願」的心情下, 畫了「不了得」的作品


<<創世記>>  

===


老師跟大家更正了一個字創世記的記是「記」不是「紀」因為是傳「記」的意思所以不應該用「紀」這個字


===


因教皇的要求, 希望米開朗基羅為西斯汀禮拜堂的穹頂作畫, 但米開朗基羅說: 我是雕刻家, 不是畫家。除了當時他有承接的雕刻案在身外, 西斯汀禮拜堂的四周已有許多大師的畫, 強鄰環伺, 要他再作畫, 對他來說並不公平


事實上米開朗基羅在畫<<創世記>>之前, 從未畫過濕壁畫, 唯一未完成的就是<<卡西那之役>>, 當年與逹文西<<安吉里之役>>王者之爭的那幅


米開朗基羅原本是要畫「耶穌的十二使徒」因為一句「酒酸了打掉(野史記載), 回到西斯汀禮拜堂打掉他原本的畫作, 並遣退當時幫他的所有知名的畫家而開始了<<創世記>>…


根據其他傳記記載 (謠傳) 米開朗基羅曾離開2~3, 四年的作畫時間, 實際上只有兩年多


米開朗基羅在20公尺高, 14公尺, 40公尺的西斯汀禮拜堂畫了九段故事, 依序是「分開光明與黑暗」、「創造日與月」、「分開海洋與陸地」、「創造亞當」、「創造夏娃」、「將亞當與夏娃逐出樂園」、「諾亞的獻祭」、「大洪水」和「諾亞醉酒」。


其中「創造亞當」是格子故事中, 人物最少的一格, 同時也是歷史的關鍵---人類的誕生。


<<最後的審判>>


完成<<創世記>>後的22, 當時的教皇要求米開朗基羅再度為西斯汀禮拜堂的祭壇畫<<最後的審判>>


米開朗基羅以基督和聖母為中心, 圖的右手邊象徵地獄, 左手邊為天堂,米開朗基羅使「人」回到最初的狀態---裸體, 讓「人」以赤裸的形象成為被注目、被讚嘆的對象


米開朗基羅將自己的臉也畫在其中必須從祭壇右下方的門往上看可以看出他的臉


基督和聖母的裸體讓當時的教皇很不開心, 但還是容忍, 直到米開朗基羅去世後, 再由其他的畫家畫上衣物。 




↑創世記




↑最後的審判





↑ 鄭老師最喜歡的女巫



米開朗基羅的最後兩件濕壁畫在保祿禮拜堂




保羅(掃羅)的歸宗




彼得的殉教 (十字架,人倒過來)




開朗基羅特展的導覽手冊 鄭治桂老師寫的



米開朗基羅特展已經在上個星期開始了...想說在看展前, 先做一下功課, 雖然看過「王者之爭」這本書, 但還是想知道這次展出的東西有哪些? 就在我知道導覽手冊是鄭老師寫的同時, 剛好國立歷史博館推出一系列的講座中, 也有鄭老師的課, 就決定去聽了...


( 以上的內容只是一小部份, 老師講了兩個小時...)


現在, 對《創世記》與 《最後的審判》有了大概的了解, 就等著過年時候去看展了~~~
我還想看大師畫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