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13/02/14 (四) 大年初五
地點 : 中正紀念堂
特展 : 大冒險家 - 帝國寶藏展
一開始看到這個展的名字, 完全不知道它在展什麼, 即使到官網看, 還是一知半解的, 直到去看了展才知道, 原來名字就已經告訴大家了…
大冒險家出航, 經歷了非洲、南美洲及烏爾古城, 將挖掘出來的寶藏 ( 所謂的寶藏不是真的金銀珠寶, 而是一些古文物 ), 帶回來文明世界, 由現代科技鑑定這些文物, 探討這些文物在當時是做什麼用的。
《整裝區》
有個模擬冒險家出航的船艙 – 是維多利亞風格
過一道門有甲板…甲板上放了一張桌子, 猜猜看是做什麼用的呢? 接著要啟航了~~~
《非洲區》
發現當地的居民已經有樂器並且使用錢幣交易
貝寧女王的頭像是一定要看的…有個專有名詞-歐巴/伊歐巴
《南美洲》
橡膠在當時是非常值錢的東西, 是19世紀的”黑金”
當地部落會製作羽毛腰帶, 將金鋼鸚鵡毛拔掉後, 再塗上想讓牠長成什麼色的羽毛顏料在身上, 長出來的毛就會變成這個顏色。感覺他們很聰明, 但也好慘忍~~~
在陶器上會發現幾何圖形的圖案 – 這是代表身份地位的象徵…在當地居民的身上也可以發現到。但到後期的陶器…開始有花樣出現…代表著開始跟歐洲有所接觸…
這裡的族人會將獵物的牙齒做成項鍊帶在身上…想想唷, 一隻豹只有兩顆牙…要串成一條項鍊…要打多少隻豹才行?
雕刻的人像中也看的出來有西方人的臉孔…從這裡也看出來, 開始跟歐洲有所交流
今天就是特地來看木乃尹的!
包裹著布的是8歲的小女生…
另一個是驚叫木乃尹, 外觀讓人以為他是受驚嚇, 其實不是, 是人死後肌肉骨骼自然張開而變成嘴巴開開的…
《中東區及阿嘉莎》
黃金是陪葬品
鬼臉護身符
圖坦卡門的浮雕
銀獅頭
阿嘉莎 - 對考古有極大的興趣…並將冒險家的故事…寫成小說…
最後最後…在將這些文物以科學儀器做鑑定…以確定這個文物在當時是做什麼用的…展出的東西很多,
有時間的朋友們可以選擇語音導覽, 趕時間的朋友可以選擇定時導覽 ( 是工作人員解說 )
↑帝國寶藏展
↑帝國寶藏展



日期 : 2013/03/16 (六)
主題 : 穿越時空的考古學家
講師 : 江芝華老師
在今天之前, 我對“考古”的認知是0 (零), 但我知道考古學家不是撿骨師, 也不是古董鑑定商…
江老師以《帝國寶藏展》- 阿嘉莎‧克莉絲蒂 - 的話切入主題…
「存於往昔的誘惑抓住了我。看著匕首慢慢浮現,而黃金的光輝閃爍於細沙間, 透散著一股浪漫的氣息。將古文物從土中小心翼翼提起,那種聚精會神的專注力, 讓我充滿著成為一位考古學家的渴望。」
《考古》細分為古生物學、體質人類學及考古學
江老師說她對“骨頭”並不在行, 她專精的是 --- 對過去人類社會的認知…
告知“人”的智慧, 人跟人如何相處, 人如何面對世界的變化…
了解考古挖掘出來的器物 - 背後的故事、意義, 在什麼樣的場合有什麼樣的功能…
“人”在這些環境如何生活, “人”跟這些建築物有什麼關係…
江老師從國外的考古…講到台灣的考古遺址、搶救發掘…
1998年, 江老師跟一群考古學家發現了宜蘭的丸山遺址……
http://enews.lym.gov.tw/content.asp?pid=61&k=403
( p.s. 江老師現在是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的教授 )
謝謝江老師...今天終於對考古有一點點的了解了~~~
接下來有好多展覽可以期待, 今年的夏天好熱鬧, 底下訊息如果有錯, 我會隨時Update…
2013/05/11- 2013/08/18 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輝煌時代-羅馬帝國特展】
2013/05/25- 2013/09/08 國立故宮博物院【幸福大師-雷諾瓦與二十世紀繪畫】
2013/05/25- 2013/09/01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7樓南側特展室【重返鐵達尼號特展】
2013/06/12- 2013/08/27 松山文創園區No4,5倉庫【重返古羅馬 展覽×樂園】
2013/06/08- 2013/09/25 國立歷史博物館【米羅特展 -女人‧小鳥‧星星】